▍分析工具的類型分類
網路行銷分析工具是行銷人員通常用於在訂定行銷策略或是優化廣告組合時,常用的一種方式,以下將分別在不同面向上列舉常用的幾個網路行銷分析工具,用於判斷用戶的行為,從最廣到最細分類依序如下圖示。
看整體趨勢與變化:
(1)Google Trends
(2)Facebook廣告受眾洞察報告
看產業與市場熱度:
(1)Google Keyword Planner
看競爭對手流量組成:
(1)SimilarWeb
(2)Alexa
分析自己的客戶行為:
(1)Google Analytics

這邊介紹的工具以觀察競爭對手的目前的動作為主介紹幾個工具來分析,以下圖城市俯瞰圖為舉例,想看整個都市的全貌時我們就用Google Trends,如果是想看整棟樓或是整個商場的流量變化就使用Google關鍵字規劃工具,想偷看競爭對手的辦公室狀況我們就用SimilarWeb,想了解我們自己的公司時就使用Google Analytics。

▍如何觀察你的競爭對手
1. 趨勢分析 Google Trends
透過工具可以比較我們想了解的關鍵資訊這段其中在網路上的表現跟相關性,例如以下圖的比較中就可以觀察到,在過去五年來新光三越在google上的搜尋熱度都在微風之上,但在兩個時間點微風的流量大於新光。

針對這樣的時間點我們可以去找到網路上對應的新聞或是產業消息來判斷發生了什麼事情

2. 廣告受眾洞察報告Facebook Audience Insights
透過設定興趣或粉絲團找出淺在受眾
條件設定自己經營的粉絲團或是某個興趣,可以看出這群人在FB上的數量就可以大概抓出受眾群體大小進而判斷分析出價、性別、年紀興趣等相關訊息

相關興趣粉絲團暗藏淺在受眾
只要條件設定自己經營的粉絲團或是某個興趣,廣告受眾洞察報告會自動找出與設定興趣或行為的人,同時也關注的最相關的粉絲團,就可以找出我們的淺在受眾

3. SimilarWeb
(1)在網路上可以輸入 Similarweb 到達此網站,並直接輸入你想觀察的網站網址
(2)流量排名
選擇你想觀察的網站後,可以看到此網站的流量在世界上的台灣跟在你本地地區所在的地方排名
(3)每月流量
透過這個流量變化圖,可大致觀察此網站每月流量的變化、停留時間、平均瀏覽頁數與跳出率,這些指標可以拿來與我們自己的網站來做橫向比對,因這幾個數據都屬於電商網站的領先指標,所以可透過觀察這些數據進而推算該網站的營收
(4)流量來源國別
還能看流量來源國別的組成,知道這網站的用戶都來自於哪些地方可推測該網站的主要客戶
(5)流量組成來源
這張圖是這些數據中相當重要的資訊可透過此圖表中瞭解到該網站的流量組成分佈圖,進而推測出該網站的健康程度與主要流量來源渠道是透過新客或是舊客多,目前的行銷策略是什麼
(6)流量組成來源應用
如果把流量來源套入AIDA(消費者決策模型),我們可簡單將以下幾個渠道分類
認知Awareness:Display(聯播網型廣告)
興趣Interest:Referrals、Social
渴望Desire:EDM、Search
行動Action:Direct
(7)關鍵字詞組流量組成
這張圖可看出用戶都打哪些關鍵字來找到這個網站, 若是你的競爭對手可看他都買哪些付費關鍵字,以及他SEO所經營的主要關鍵字